音乐科技
15

音乐科技

主播:iemusic
3D声音图书 在科学思维中,永远存在着音乐的因素,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 可能你会觉得奇怪,音乐与科技怎么会联系到一起呢?或许你有没有好奇过数字与音乐的联系?或许你有没有想过音乐与数学、物理之间,有没有联系呢?那么你有没有兴趣随身携带一栋3D声音图书馆,听听从古至今数字与音乐一起经历的那些事儿呢?在未来的日子里,我的3D声音图书馆将带你认识音乐的内在美、体会科技与音乐的相互交融,让你能够在复杂多样的世界中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又能深入体验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耳机里的音乐厅 “音乐之父”巴赫带你走进德国古典音乐世界;“进口小哥哥”迪玛希弹起他心爱的冬不拉;“高音王子”维塔斯为你一展歌喉。我们在巴厘岛的阳光沙滩敲击甘美兰;在神秘的沙漠讲《一千零一夜》;在土耳其聆听军队进行曲;在古老天竺感受印度佛国妙音。没听够?太传统?那我们去爱琴海岸,音乐家雅尼带你感受充满“中国情调”的现代电声音乐作品;去宝莱坞听电影主题曲。最后在夜晚的葡萄牙,喝杯红酒,耳边伴着蓝调音乐法朵,感受葡萄牙浪漫。这一切的一切,只需你带上耳机,就可以沉浸于音乐之中,随心享受“耳机里的音乐厅”。 声音穿梭机 请各位乘客携带好行李,准备登机,我们的奇幻旅程即将开始。首先我来介绍下旅程的大致安排。 第一站我们会带你穿梭到 “声”时空,在那里,我们将以远古时期为起点,一同探索来自远古的声音,寻找声音的起源,去聆听每个声音的律动。第二站我们穿梭到“音”时空,从战国时期至今,为大家揭开音乐的神秘面纱。第三站我们来到 “乐”时空。在这里我们一同参观从秦汉时期延续至今,琴的发展,倾听各式各样乐器带来动听的乐音。相信你们已经非常好奇了,那就让我们一同进入时光隧道,回首过往,再看今朝! 音乐实验室 你想了解数字音乐是如何制作的吗?想学习创作的方法吗?音乐实验室将会满足你所有的需求。 数字音乐,是通过数字方式进行生产、存储并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传播、消费的非物质形态的音乐产品。如今,数字音乐越来越被大众所熟知。你想了解数字音乐背后的故事吗?想知晓数字音乐是怎样创编的吗?在这里,我们将打破传统音乐形式,带你探索各种节奏型,感受自由切分的律动。在这里,我们将带你创作属于你自己的旋律。在这里,我们将带你体验不同的音色,各类的音效,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丰富我们的音乐。在这里,我们将带你感受数字音乐的神奇,探索更多的奥秘。 声音加工厂 首先给大家听一段音乐。大家对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呢?是不是觉得很有趣啊。这就是通过“声音加工厂”加工出来的音乐,即用数字音频工作站对声音信号进行编辑处理后,所呈现的效果。数字音频工作站(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简称DAW)是以计算机硬盘为主要载体的数字音频系统。他是随着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将两者结合的新型设备。而常见的一个数字音频工作站由其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组成,其中硬件设备常常包含话筒、音频接口、调音台、计算机以及音箱。而其软件程序则有许多,例如在PC电脑上常用的cubase软件,以及在MAC电脑上常用的Protools软件等。在这里我将以cubase为例给大家进行介绍。在制作这段音乐时,我们首先用Cubase采集了一段铁匠工人铸铁时锤炼钢铁的声音,作为音频切片,导入数字音频工作站进行编辑,通过音频的后期处理从而制作出这段音乐。 计算机数字音频工作站,不仅可以用于对声音信号的录音、剪辑、处理和缩混,而且还能够进行与数字视频、MIDI制作有关的一些工作。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呢,那么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带领大家走进“声音加工厂”,感受数字音频的魅力。
节目(35)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iemusic

iemusic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iemusic
关注
音乐科技
15
3D声音图书 在科学思维中,永远存在着音乐的因素,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 可能你会觉得奇怪,音乐与科技怎么会联系到一起呢?或许你有没有好奇过数字与音乐的联系?或许你有没有想过音乐与数学、物理之间,有没有联系呢?那么你有没有兴趣随身携带一栋3D声音图书馆,听听从古至今数字与音乐一起经历的那些事儿呢?在未来的日子里,我的3D声音图书馆将带你认识音乐的内在美、体会科技与音乐的相互交融,让你能够在复杂多样的世界中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又能深入体验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耳机里的音乐厅 “音乐之父”巴赫带你走进德国古典音乐世界;“进口小哥哥”迪玛希弹起他心爱的冬不拉;“高音王子”维塔斯为你一展歌喉。我们在巴厘岛的阳光沙滩敲击甘美兰;在神秘的沙漠讲《一千零一夜》;在土耳其聆听军队进行曲;在古老天竺感受印度佛国妙音。没听够?太传统?那我们去爱琴海岸,音乐家雅尼带你感受充满“中国情调”的现代电声音乐作品;去宝莱坞听电影主题曲。最后在夜晚的葡萄牙,喝杯红酒,耳边伴着蓝调音乐法朵,感受葡萄牙浪漫。这一切的一切,只需你带上耳机,就可以沉浸于音乐之中,随心享受“耳机里的音乐厅”。 声音穿梭机 请各位乘客携带好行李,准备登机,我们的奇幻旅程即将开始。首先我来介绍下旅程的大致安排。 第一站我们会带你穿梭到 “声”时空,在那里,我们将以远古时期为起点,一同探索来自远古的声音,寻找声音的起源,去聆听每个声音的律动。第二站我们穿梭到“音”时空,从战国时期至今,为大家揭开音乐的神秘面纱。第三站我们来到 “乐”时空。在这里我们一同参观从秦汉时期延续至今,琴的发展,倾听各式各样乐器带来动听的乐音。相信你们已经非常好奇了,那就让我们一同进入时光隧道,回首过往,再看今朝! 音乐实验室 你想了解数字音乐是如何制作的吗?想学习创作的方法吗?音乐实验室将会满足你所有的需求。 数字音乐,是通过数字方式进行生产、存储并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传播、消费的非物质形态的音乐产品。如今,数字音乐越来越被大众所熟知。你想了解数字音乐背后的故事吗?想知晓数字音乐是怎样创编的吗?在这里,我们将打破传统音乐形式,带你探索各种节奏型,感受自由切分的律动。在这里,我们将带你创作属于你自己的旋律。在这里,我们将带你体验不同的音色,各类的音效,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丰富我们的音乐。在这里,我们将带你感受数字音乐的神奇,探索更多的奥秘。 声音加工厂 首先给大家听一段音乐。大家对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呢?是不是觉得很有趣啊。这就是通过“声音加工厂”加工出来的音乐,即用数字音频工作站对声音信号进行编辑处理后,所呈现的效果。数字音频工作站(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简称DAW)是以计算机硬盘为主要载体的数字音频系统。他是随着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将两者结合的新型设备。而常见的一个数字音频工作站由其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组成,其中硬件设备常常包含话筒、音频接口、调音台、计算机以及音箱。而其软件程序则有许多,例如在PC电脑上常用的cubase软件,以及在MAC电脑上常用的Protools软件等。在这里我将以cubase为例给大家进行介绍。在制作这段音乐时,我们首先用Cubase采集了一段铁匠工人铸铁时锤炼钢铁的声音,作为音频切片,导入数字音频工作站进行编辑,通过音频的后期处理从而制作出这段音乐。 计算机数字音频工作站,不仅可以用于对声音信号的录音、剪辑、处理和缩混,而且还能够进行与数字视频、MIDI制作有关的一些工作。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呢,那么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带领大家走进“声音加工厂”,感受数字音频的魅力。
“艺·数”奥秘
30
揭示音乐艺术与数字技术的交融发展 品鉴“艺·数”之巅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闪亮的古典小品(第一辑)
闪亮的古典小品(第一辑)
这两张专辑《闪亮的古典小品》, 其中收录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录音的手法相当细腻,同时对于各种乐器的音色和音质,拿捏的十分准确,低频潜的很深。尤其是弦乐群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如同身临现场,可谓是十分考究的。这是因为他们都是由世界最著名的录音师威尔金森和他的录音小组录制的。 举世无双的威尔金森之音: 1、所有的威尔金森录音都展现出一个极为宽阔的舞台。威尔金森录音时习惯把法国号摆到左后方,小号、伸缩号放在右后方,某些录音你甚至会觉得舞台太宽了,甚而超出聆听室的范围; 2、深度感十分惊人。在国家音乐厅是绝对不可能听到这么又深又雄伟的场面,有时我会认为这是不是真的﹖很多录音拥有宽阔的音场,不过是平面的,而威尔金森却兼得两者之长; 3、有极佳的定位感与实体感。老一辈的发烧友闲话录音时常说Robert Fine 的细节(Detail),Lewis Layton的堂音(Ambience),威尔金森的实体感(Body); 4、有非常大的空间感。不尽是整个录音地点的空间感与堂音非常清楚,就是乐器间的空气流动也一样历历在目; 5、有富丽堂皇的音色。弦乐听来都很有弹性,而且色彩瑰丽,铜管威力十足却仍保有适当的肉感,与EMI 的清丽、RCA 的浑厚刚好是几种不同的对比; 6、有惊人的动态比和最佳的平衡度。 上世纪90年代初,发烧友开始对数码时代的录音产生疑问,于是一些发烧唱片公司将模拟时代的优秀录音重新制作转录成CD,以满足大家对模拟时代的怀念。这两张《闪亮的古典小品》就是推荐专辑之一,据称可以让人听出黑胶唱片的感觉。
56
15
努内斯《维瓦尔第·巴松管协奏曲》
努内斯《维瓦尔第·巴松管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巴松管演奏家古斯塔沃·努内斯与托莫·科勒指挥的圣马丁室内乐团合作,演奏维瓦尔第的6部《巴松管协奏曲》。 大管又称巴松管,来自意大利文(fagotto)的原意为“一捆柴”,非常形象。大管是木管乐器中的低音乐器,是交响乐队中的重要乐器之一。其高音区音色哀伤痛楚,中音区温和甜美,低音区严峻阴沉,断奏时则具有幽默顽皮的效果。 同样是低音乐器,大提琴有不少独奏场合,相较之下,巴松管似乎多担任乐团陪衬的角色。事实上,专门为巴松管而作的曲目也不在少数,很多音乐家都为巴松管神秘、低沉的音色深深着迷,赋予它在舞台上尽情发挥的机会。但相信很多人可能不会猜到,为巴松管写下最多协奏曲目的,正是以演奏小提琴著名的巴洛克时期作曲家维瓦尔第。当今研究维瓦尔第音乐最为深入的英国音乐学者Michael Talbot是这样说的:“如果认为维瓦尔第是最重要的巴松管协奏曲作曲家,绝对是低估了维瓦尔第,因为在这个领域中,几乎不存在其他竞争对手”。 此话说得一点也不错,因为他为后世留下了39首巴松管协奏曲,在他写下的350首独奏协奏曲作品中,数量仅次于小提琴协奏曲(共230首)。维瓦尔第笔下的巴松管协奏曲不但数量丰富,而且具有极高的音乐价值,除了展现丰富的音乐情绪,而且每一首协奏曲都考验着巴松管不同的演奏技巧,架构纯熟,可见维瓦尔第十分喜爱巴松,也对这个木管乐器的特性十分熟稔。 为何维瓦尔第写下了这么多巴松管协奏曲呢?除了维瓦尔第很有可能迷恋巴松管神秘性感、接近人声音域的音色外,根据考证,还有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巴松管的前身——一种英文称为“dulcian”、意大利文称为“dulciana”的低音双簧管乐器,于十七世纪逐渐消失,而现代巴松管的雏形则在17世纪后半德、法开始兴起,并于17世纪、18世纪交界开始传入意大利。向来勇于接受挑战、在音乐事业展现过人精力的维瓦尔第,相信在看到这个新发明的乐器时,一定大感惊奇,便为它写下如此众多的协奏曲。
--
19
吉列尔斯《钢琴演奏录音辑》
吉列尔斯《钢琴演奏录音辑》
这套9CD合辑是钢琴家吉列尔斯,1954-1972年间与克利夫兰管弦乐团、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爱乐乐团、新爱乐乐团合作的演奏录音。 CD1-3收录了吉列尔斯1968年4月29日-5月4日在克利夫兰赛佛伦斯音乐厅,与乔治·塞尔指挥的克利夫兰管弦乐团合作,演奏贝多芬的5部钢琴协奏曲。一位是看起来内敛,实际上拥有钢铁般意志力的钢琴演奏家,另一位是以训练要求严格著名的指挥,他们二人相遇之后,会激荡出什么火花呢?在这个录音中,吉列尔斯没有采用早年注入凶猛的火力的演奏,而是偏重在音色的平稳度与抒情的灵性上。吉利尔斯经常强调的“自然”并不是光指音乐的自发性而已。在固定的节奏之外,谨慎的思考可以为乐曲增添不同的效果,就像这个录音中的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他把崇高威严的气势带进这部协奏曲。 CD4收录了吉列尔斯1957年4月30日-5月1日在伦敦阿比路第一录音棚,与利奥波德·路德维希指挥的爱乐管弦乐团合作,演奏贝多芬《第四、五钢琴协奏曲》。路德维希是位奥地利指挥,对音乐的处理工整严谨,吉列尔斯在这个录音中一反他在演奏俄罗斯作品时那种激昂奔放的手法,稳健的速度、遒劲的触键、绵密的结构将古典主义的典雅和贝多芬音乐中的雄浑崇高铺排得丝丝入扣。 CD5收录了吉列尔斯1957年6月1-2日(贝二)、6月19-20日(贝一)在巴黎瓦格拉姆音乐厅,与安德烈·范德努特指挥的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合作,演奏贝多芬《第一、二钢琴协奏曲》。这个录音是吉列尔斯正值壮年录制的,他以高超的技巧与丰富的情感变化,细腻地诠释了贝多芬这两部早期钢琴协奏曲。 CD6收录了吉列尔斯1954年3月9-10日在巴黎香榭丽舍剧院,与安德烈·克路易坦指挥的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合作,演奏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1954年3月12日在巴黎香榭丽舍剧院独奏莫扎特《第十六钢琴奏鸣曲》。 CD7收录了吉列尔斯1954年3月11日(拉三)、1955年6月13日(圣二)在巴黎香榭丽舍剧院,与安德烈·克路易坦指挥的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合作,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圣-桑《第二钢琴协奏曲》。1955年10月19-20日在纽约Capitol Studio独奏肖斯塔科维奇《前奏曲与赋格》的第五首和第二十四首。
22
91
穆洛娃《维瓦尔第·双小提琴协奏曲》
穆洛娃《维瓦尔第·双小提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小提琴家穆洛娃、卡米诺拉,与马尔肯指挥的威尼斯巴洛克乐团合作,演奏维瓦尔第的六部双小提琴协奏曲。穆洛娃的演奏活力四射、神采飞扬,音色纤细与温和,在巴洛克的理性与秩序之外,多了十足的激情,仿佛一股温情的巴洛克暖流缓缓流过。意大利小提琴家朱里亚诺·卡米诺拉,被誉为“巴洛克小提琴王子”,在现代小提琴和巴洛克小提琴两个领域内都堪称大师级人物,他的演奏带有古乐器那种粗砺的质感,但音色却很亮、很优美。这两位明星演奏家的合作,强大而非凡。当然,这些演奏不能缺少马尔肯指挥的威尼斯巴洛克乐团,他们的协奏充满活力,令人眼花缭乱,为两位小提琴家的精彩表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专辑的录音也非常出色,清晰自然,声音像春雨一样清新。 当提到“巴赫双小协”时,大多数古典音乐爱好者都知道是说《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BWV 1043,因为这是巴赫唯一的双小提琴协奏曲。但对于维瓦尔第来说,只说“双小协”就不妥了,因为他创作了27首双小提琴协奏曲。十八世纪的音乐环境有一个特点:即大众们不断要求新作品。维瓦尔第曾在许多欧洲都市担任作曲与指挥,其中又以在威尼斯的时间最长。他是位杰出的小提琴家及作曲家,作品包括:数百首的协奏曲、奏鸣曲及四十部歌剧。这些作品在当时颇受大众及专家的好评,被誉为同侪间的巴赫。大约将近五十年的时间,维瓦尔第一直担任皮埃塔音乐院的院长。这所音乐院本来是一所孤儿收容所,管理有几百名孤儿(大多数是女孩子),他的许多神剧、宗教音乐及几百首器乐曲就是为这些学生所写的。 虽然维瓦尔第的作品数量庞大,让人瞠目结舌,但也为穆洛娃、卡米诺拉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余地。他们从大量的曲目中,精挑细选出这六部双小提琴协奏曲。专辑封面上贴有“很少听到”的作品,他们为这些过去不为人所重视的曲目赋予了全新的生命。 录制这六部双小提琴协奏曲,其实是相当保守的选择,因为其中没有狂风暴雨般的戏剧性。然而,《c小调协奏曲》RV509,具有某种程度的侵略性,并带有一种令人联想到面具、斗篷和运河的神秘色彩;《降B大调协奏曲》RV524表现了十八世纪威尼斯的黑暗面。
11
18
麦景图《试音天碟》
麦景图《试音天碟》
著名音响厂牌麦景图为记念建厂50周年,推出最具纪念性金装版C2200 Gold Tube前级及MC2000后级,并同时推出试音天碟。内容以管弦乐及合唱音乐为主,尽皆雅俗共赏的古典名曲之作,可称为近年最高素质可供入门古典及发烧测试的CD唱片,虽然价钱昂贵,但对于发烧友来讲,这张唱片确是必备之碟。 有许多朋友问我,怎样才能较快地激发出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我觉得,如果你无法经常光临音乐厅的现场,那么,有一套较好的音响系统,或一张合适的唱片,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要知道,如果用失真严重的音响来完成和古典音乐的初恋,其结果,可能让你觉得恐惧或索然无味,因为你的耳朵会受不了那一大堆的乐器发出的庞大声音。你会失望于自己听到的不是美妙和丰富,而是繁杂和刺耳。同样的,在开始时,就尝试聆听那些艰深得让你觉得枯燥和不知所云的音乐,不管作曲家多么伟大,你也可能就此止步于古典大门之外。而和你“第一次亲密接触”的若是那些迷人优美、引人入胜的作品,情况则可能相反。因为,感官总是比认识先行,轻松而好听的声音,会将你的神经牢牢牵住,然后让你头也不回地踏上爱乐之路。 这张试音碟的选曲悉数来自美国发烧录音厂家的录音母带;内容则完全以古典音乐中精华乐段为主,分别来自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组曲》、德沃夏克《新世界交响曲》、比才《卡门组曲》、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科普兰的《牛仔比利》、维瓦尔弟的《四季》等热门的作品,想必专门编辑一份古典音乐入门的教科书,也不过是选取这些乐段做示范。音乐之好听,我不敢说百分之百的人都无法抗拒,但至少我的一个从来不听古典的朋友听到之后,就抢去听了好久都不肯归还。
50
15
奥黛丽·维古鲁《巴赫、贝多芬·如同幻想曲
奥黛丽·维古鲁《巴赫、贝多芬·如同幻想曲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奥黛丽·维古鲁演奏贝多芬《第13、31钢琴奏鸣曲》、巴赫《幻想曲与赋格》。 贝多芬《降E大调第十三钢琴奏鸣曲》作品27-1,作于1800―1801年。此曲是欧洲音乐中期时代的重要作品之一。贝多芬亲自命名为“幻想曲”,并指出他如此命名是为了使奏鸣曲能在传统曲式中获得自由。这首奏鸣曲样式在当时极为新颖,第一乐章就打破了常规的奏鸣曲写作模式,采用了极富个性的自由形式;第二乐章无处不显示出舒伯特即兴曲的风格韵律,可见贝多芬多么想突破传统模式,作品中突出的对照性背后都能找到潜藏的诸多联系。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不按传统形式来创作第一乐章的,并非只有这一部作品。此曲写作于贝多芬为耳疾最感烦恼与痛苦的时期,所以作品风格并非如标题“如同幻想曲”那样浪漫,曲中多出地方隐含的是克服逆境时的坚强意志,这一点从曲中向终曲跃进的气势就可以表明。这也一定程度的说明,此时的贝多芬在创作上更多的是由内在扩充来支配作品走向。 《降A大调第三十一钢琴奏鸣曲》作品110,创作于1821年。此时,贝多芬已经完全失聪。该曲风格深沉,情感深厚、凝重,同时又充满矛盾的对立:痛苦与希望、明朗与阴霾、动摇与坚定。包含了贝多芬暮年所经历的烦恼、痛苦、忧虑和绝望,以及他为克服这一切苦难所做的艰难挣扎。钢琴演奏家肯普夫认为,这是贝多芬的自白曲。 乐曲以优美雅致的旋律奏响第一乐章,琶音如同梦幻; 接下来仅有两分钟时长的第二乐章,展现了贝多芬不屈的斗士形象; 在第三乐章中,贝多芬以赋格和柔版展现了作曲家古典与浪漫两种创作风格的结合。 巴赫为古钢琴所作的《a小调幻想曲与赋格》BWV 904 ,约于1725年出版。a小调,2/2拍,赋格为四声部。 《c小凋幻想曲与赋格》BWV 906,作于1738年。
18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