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中的一点安静
36

喧嚣中的一点安静

主播:凌晨熙
在浮躁喧闹勾心斗角的繁华世界中,就让安静的且动听的纯音乐代替我陪伴你们度过每一个夜晚,给你们的疲惫的身心得到一丝放松,让你们每一个夜晚都可以安然入睡。
节目(99)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凌晨熙

凌晨熙

这里只有温暖和轻松
关注
喧嚣中的一点安静
36
在浮躁喧闹勾心斗角的繁华世界中,就让安静的且动听的纯音乐代替我陪伴你们度过每一个夜晚,给你们的疲惫的身心得到一丝放松,让你们每一个夜晚都可以安然入睡。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朱楣、博复生《寻梦他乡》钢琴四手联弹作品
朱楣、博复生《寻梦他乡》钢琴四手联弹作品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朱楣、博复生合作的四手联弹演奏录音,曲目包括德彪西《苏格兰进行曲》、尼克德的六首《南方的意象》、舒曼《东方画卷》、拉威尔《西班牙狂想曲》。两位钢琴家虽然来自不同国家,成长于不同的文化,但他们的演奏极为默契,丝毫没有被一半的键盘限制住,相反,却各自具有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本事,彼此互动互促、彼此给予灵感、彼此激发才思,不是此消彼长,而是两股泉流的美妙汇合,迸发出璀璨的音色之光。 朱楣,中国钢琴家、副教授、音乐艺术博士,浙江音乐学院钢琴系副主任、国家教育部留学委员会评审专家。博复生,比利时钢琴家,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朱楣与博复生是从2015年开始合作的,她说:“博老师是一位非常有涵养、非常博学多才的人,他的演奏方式具有典型的欧洲式风格,充满着浓郁的欧洲味道,而我是美国留学回来的,因此我们在一起合作可以达到互补的作用,并且从中会迸发出许多灵感。” 德彪西《苏格兰进行曲》作于1891年,是他根据苏格兰流行小调而作的进行曲。此曲据说是德彪西首次接受委托而创作的四手联弹作品。 舒曼钢琴四手联弹作品《东方画卷》作品66,是舒曼重奏套曲中最为精致老练的一部作品。此曲音符的组合复杂多变,6首小乐曲风格多样,对演奏者的弹奏技巧和方法有不同要求,对演奏者的配合也有独特要求,同时这部作品蕴含了舒曼对神秘东方的浪漫想象,也充满了其音乐作品特有的诗意。 拉威尔《西班牙狂想曲》作于1907年,是他用油画手法展现的一部杰作。许多听众认为这部作品是无与伦比的,它以如画般的手法描绘出浓郁的西班牙气氛和西班牙的精神。西班牙作曲大师法雅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最为中肯:“这首狂想曲让人吃惊的是通过运用我们西班牙‘流行'音乐的调式和装饰音型,它所表现出来的纯粹的西班牙特性丝毫没有被作曲家的自身风格所改变。”第一乐章《夜的前奏曲》、第二乐章《马拉加舞曲》、第三乐章《哈巴涅拉舞曲》、第四乐章《市集》。
56
15
希拉里·哈恩《巴黎》
希拉里·哈恩《巴黎》
这张专辑是小提琴家希拉里·哈恩与米柯·弗兰克指挥的法国广播爱乐乐团合作,于2019年录制的,收录了三位作曲家的作品,包括:肖松《音诗》、普罗科菲耶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劳塔瓦拉《两首小夜曲》(为希拉里·哈恩所作)。其中由米柯·弗兰克委约芬兰作曲家劳塔瓦拉创作的《两首小夜曲》是全球首演;普罗科菲耶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1923年在巴黎首演。 希拉里·哈恩以这张专辑向巴黎这座城市(在她职业生涯中一直与她心心相印),及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致敬。哈恩说:“巴黎是关于表现力的,关于情感的,关于城市感触和文化交汇的,无论对演奏者和听众都有某种启发性,并且一路可见巴黎式的痕迹,也是我职业生涯弧度的一个重要坐标。我从十几岁开始就不间断地在巴黎演奏,几乎每次在这里与乐队合作演出,都是与法国广播爱乐乐团。” 专辑《巴黎》的最初想法源于哈恩在2018/19乐季作为法国广播爱乐乐团驻团艺术家期间。2014年与弗兰克合作演出劳塔瓦拉的《小提琴协奏曲》后,她问指挥家,他的朋友和同乡劳塔瓦拉是否会考虑创作第二首协奏曲?弗兰克和劳塔瓦拉讨论后,有了创作一套小夜曲的想法,但因为劳塔瓦拉的健康状况不佳而没能立刻着手。2016年7月,作曲家87岁高龄去世,却解决了这个问题……当劳塔瓦拉的遗孀向米柯·弗兰克展示了为小提琴和乐队创作的一首美妙哀伤的近乎完整的小夜曲手稿时,他感到非常震惊。 哈恩回忆说:“米柯立刻意识到,这就是我们的作品。”法国广播爱乐乐团于是委托曾与劳塔瓦拉一起学习的芬兰著名作曲家Kalevi Aho完成这部作品的配器。“我们的录音来自2019年2月的世界首演,它以一种情绪化和尖锐的历史性演出成全了作曲家的创作生涯。在最后一个音符落下之后,米柯将乐谱举向空中,仿佛昭示着作曲家的在天之灵。” 在选择其他作品加入这张专辑时,哈恩挑了两部植根于巴黎的作品。哈恩将肖松的《音诗》描述为 “极富表现力的作品”,充满了强烈对比。“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它是一种预示,是作曲家个人的安魂曲,但也是诸多欢乐的典礼。它描绘了最细微的差别和最夸张的姿态。”
117
6
安妮·奎佛莱克《莫扎特》
安妮·奎佛莱克《莫扎特》
这张专辑是法国钢琴家安妮·奎佛莱克演奏莫扎特的钢琴独奏作品,包括《a小调回旋曲》、《为迪波尔的小步舞曲主题而作的变奏曲》、《c小调幻想曲》、《第十四钢琴奏鸣曲》、《d小调幻想曲》。安妮·奎佛莱克的演奏继承德奥钢琴的传统,注重结构、内在张力强,善于处理装饰音和华彩乐段,音色变化细腻、情感丰富深邃。 安妮·奎佛莱克(Anne Queffelec)法国乐坛辈分最高的女钢琴家,1948年1月17日出生于巴黎。安妮·奎佛莱克是钢琴大师布伦德尔的学生。1964年,她参加了巴黎室内乐钢琴比赛,获得一等奖。1968年她赢得了在慕尼黑的钢琴比赛的冠军。安妮·奎佛莱克被视为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钢琴家之一,承继维也纳钢琴三杰衣钵。她不仅是著名的钢琴家,也是众所周知的室内独奏音乐艺术家。她曾获得法国胜利音乐大奖年度艺术家奖,是英国、荷兰、奥地利以及法国的各大音乐节的常客,全世界各大著名音乐厅都十分欢迎这位出色的钢琴家。 《a小调回旋曲》K511,作于1787年。行板,主题为半音阶性质,中间转为C大调。第一插句为不断奏十六分音符细碎音型,中间部转为A大调后出现第二插句,主题第三次再以a小调出现,最后在经经过部平静地结束。A-B-A-C-A的结构式。 《为迪波尔的小步舞曲主题而作的9首变奏曲》K573,D大调,是莫扎特1789年在德国北方旅行时创作的。 《c小调幻想曲》K475,作于1785年。此曲与《第十四钢琴奏鸣曲》K457一起出版,呈献给特拉特耐隆夫人,是三首幻想曲最出名、最优秀的一首。这首幻想曲,柔板-快板-小行板-更快的快板-柔板。主题由前后两个动机组成,转成优美的旋律后加以反复。转为快板,在快速音群后有华彩,转为降B大调小行板,然后更快的快板有暴风雨般的快速音群,再转回慢板,有力地结束。 《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K457,作于1784年。 《d小调幻想曲》K397/385g,大约作于1782年,4/4拍,行板。从结构、和弦、织体上预示着浪漫主义的到来,此曲由于它的半音阶、不协和和弦的采用,以及它不可捉摸的和声转调及其解决来刻画出情感的撞击,在当时引起人们的广泛注目。曲风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在音乐上表现出两种情绪:即悲伤、忧郁和乐观、明朗的情绪,音乐对比强烈。
102
7
20世纪伟大钢琴家《帕德雷夫斯基》
20世纪伟大钢琴家《帕德雷夫斯基》
这张专辑收录了伊格纳西·扬·帕德雷夫斯基的演奏录音,包括肖邦、李斯特、舒伯特的钢琴独奏作品。 伊格纳西·扬·帕德雷夫斯基(Ignacy jan Paderewski,1860年11月18日-1941年6月29日)波兰钢琴家、作曲家、政治家、外交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世界级钢琴大师之一,1919年曾出任波兰总理,并兼任外交部长。帕德雷夫斯基1860年出生于波兰波多利亚,1941年在纽约逝世。帕德雷夫斯基在华沙音乐院跟随斯特罗布尔、雅诺塔与施洛泽学习钢琴,1878年毕业后留在音乐院担任钢琴教员,后来取道柏林前往维也纳师从莱舍帝茨基。帕德雷夫斯基1885年在华沙举办第一场音乐会,曲目全是自己的作品,接下来又到巴黎(1889)、伦敦(1890)、纽约(1891)与澳洲(1904)演出。在美国巡演期间(1891-92),帕德雷夫斯基一共演奏一百一十七场音乐会。波士顿交响乐团在19O9年演出帕德雷夫斯基《b小调交响曲》。帕德雷夫斯基在1915年放弃巡回演出,转而献身投入波兰独立运动,1919年担任波兰总理,1921年辞去该职,1922年再度成为职业钢琴家,最后一次到美国巡回演出是在1940年。波兰、法国与英国政府授予帕德雷夫斯基不少勋章,多所大学也赠予地荣誉博士学位。帕德雷夫斯基的历史地位来自于他如何同时身兼作曲家、钢琴家与政治家三重角色。他的演奏特色在于柔软而且动态对比极广。
95
37
顶级发烧精选2009
顶级发烧精选2009
这张专辑以精湛的演出、发烧的录音以及美好的音乐,魅惑音响迷们的敏锐听觉。打头阵的是Vonda Shepard的《Another January》,这位以往常出现在美国影集《爱莉的异想世界》中演唱而走红的歌手2008年专辑由名制作人Mitchell Froom(曾制作苏珊·薇格等人专辑)操刀,富有穿透力的唱腔一如往常,而慢板摇滚曲调让人低迴不已。《Black is The Colour》这首著名美国民谣则是由爱尔兰男中音Nyle Wolfe温柔的歌声演唱,配上较为激昂的节奏,别有一番风味。老牌爱尔兰歌手职业Mary Black演唱生涯已经超过二十五年,这里选录的两首歌曲分别来自她1996年的专辑《Circus》与2005年的《Full Tide》,可以听到十年前后这位女星唱腔的差异。同样有歌后地位的则有挪威的Kari Bremne,个人第十三张专辑《LY》的《Passelig Dose》照样有著强烈的节奏与温暖的歌声,背景和声的男声更增添了歌曲的和谐感。 专辑还有不少挪威音乐人的贡献:挪威口琴名家Sigmund Groven则在唱片名厂KKV推出的现场演奏会唱片中吹奏了他在1979年时的著名作品《Motlys》,伴奏的不是别人,正是另外一位挪威著名钢琴诗人Ketil Bjornstad。这段演奏让空气中充满了美丽的残响,听完久久不能忘怀。挪威女歌手Siri Gjaere的《Loveless Cafe》是一首清新的摇滚作品,让乐迷们体会北欧摇滚的不同热情。丹麦男歌手Ulrik Elholm以充满年轻气息的爵士乐演唱《When I Hold You》,温暖饱满的歌声配合清新的录音气氛,非常符合这首歌曲的浪漫情境。心灵音乐知名二人组Deva Premal & Miten的《Silent Garden》以清新脱俗的空灵气氛配合温暖的歌声与和声,让乐迷们体会心灵音乐的神秘疗癒力量。奥地利的年轻女歌手Simone推出的第四张专辑《Let's Fall In Love》一样在纽约录制,这首《Everybody's Talkin'》维持Venus一贯的高品质录音与用心制作,让人感受到爵士歌曲单纯的美好。
429
14
20世纪伟大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
20世纪伟大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
这张专辑是美籍波兰指挥家莱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的录音精选辑。参与演奏的乐团:国家爱乐乐团、丹麦国家交响乐团、斯托科夫斯基交响乐团、NBC交响乐团成员、法国国家广播交响乐团、费城管弦乐团。 莱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1882-1977)美国波兰裔指挥家、古典音乐改编家。他的指挥富于激情,以音响丰满、色彩鲜艳而引人入胜。斯托科夫斯基在指挥艺术发展史上有着卓绝的贡献。他敢于打破传统的束缚,热心于各种革新与试验,热衷于介绍新作品,培养新生力量,他塑造了独一无二的管弦乐音色,他具有极富想象力的作品诠释能力。他不是死守原谱派,他认为音乐必须透过指挥家和演奏家的心灵作用才能显现出它的内在美感,换句话说,指挥家是无法客观地置身于音乐之外的。为了体会各种乐器的特性和难度,斯托科夫斯基还利用每年假期的时间专程前往巴黎去学一样新乐器。 斯托科夫斯基艺术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他那独一无二的音色,坚实、浑厚、富有光泽以及独树一帜的句法。斯托科夫斯基的节奏服从各个独立的乐句的表达的需要,而乐器听起来不仅仅像它们自身的音色,更是与上一乐句或下一乐句的这种需要关联。这样生机勃勃的声响,能够直接触及听众的情感深处。温柔的抒情的段落与富丽堂皇的壮阔的段落衔接得完美无瑕,没有任何的冲突,因为每一个乐句听起来都是崭新的。 斯托科夫斯基永远在追求最好的声响,不断地冒险创新,对于他而言,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必须恪守的规则。“声响”不仅仅意味着听觉效果,更意味着将音乐的各个层面展示出来。乐章的存在,并不是由写在纸上的音符所决定,而只能由音乐家所作出的再创作甚至全新创作的演出所决定。这就是斯托科夫斯基对于指挥的见解,他拒绝做乐谱中规中矩的仆人。
169
20